01-21

正文 • 提前前往北大,创业布局开启
最后更新: 2025年3月5日 下午6:00    总字数: 1916

高考结束后的这几天,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放松的气息。很多同学沉浸在假期的悠闲里,聚会、打游戏、旅游,尽情享受终于摆脱考试压力的自由。然而,黄任豪并没有让自己陷入这股轻松的氛围之中,他早已做出决定,提前前往北京。

这次前往北大,他不是为了适应环境,而是为了寻找机会。在新生报到之前,学校周边的市场尚未完全饱和,竞争者还没有完全形成规模,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抢占先机。前世的他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创业,而这一世,他不会让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学生。

当列车驶入北京站,黄任豪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台,迎面扑来的,是北京夏日特有的燥热空气。车站外出租车司机在吆喝揽客,行人脚步匆匆,一切都透着这个城市的快节奏。他深吸了一口气,望向远处林立的高楼,嘴角微微扬起。这一世,他提前站在了这里,不再是一个等待开学的新生,而是一个准备在这里立足的人。

乘坐公交来到北大附近,他没有直接去学校,而是拖着行李,开始考察周边的市场环境。北大东门一带是学生最常活动的区域,各种小吃摊、餐馆、奶茶店生意火爆,三三两两的学生坐在露天的小吃摊上,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。

他走进一家炸串店,随意点了一些食物,一边吃一边观察后厨的制作流程,同时听着旁边学生的聊天。煎饼果子、炸串、烤冷面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品类,奶茶店的生意也不错,但口味仍然停留在最基础的红茶、绿茶、珍珠奶茶,没有未来那些更具创意的特调饮品。

黄任豪心里已经有了底。在这个市场里,竞争者虽多,但仍然存在空缺。 有些未来会火爆的小吃,在2007年几乎还没人做,比如炸鲜奶、芝士年糕、特色手工饮品等。如果能提前推出这些产品,他就能在市场竞争尚未激烈之前,迅速占据学生群体的消费心智。

但光有产品还不够,他需要一个固定的位置。于是,他开始走访小吃街和校园周边,寻找适合的小吃摊位。然而,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
“不好意思,我们不租给新手。” 这是他在第一家店听到的回答。

“你有餐饮经验吗?没有的话,做不了多久的。” 第二家店老板直接拒绝了他。

“这条街摊位很抢手的,早就订满了。” 第三家店老板摇了摇头,不愿多谈。

他一连走访了好几家摊位,不是租金太贵,就是对方不愿意合作。2007年,北京的夜市经济仍然红火,小吃摊位并不是随便就能拿下的。尽管他有前世的经验,但没有真正的餐饮履历,没有人愿意把档口租给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。

连续碰壁几天后,他终于在北大东门附近的一条夜市街找到了一丝机会。这是一家主营烧烤的小吃摊,摊主姓刘,三十多岁,经营多年,最近因为人手不足,正考虑把摊位的一部分租出去。

“你要租我的摊位?”刘哥上下打量着黄任豪,眼神里带着一丝怀疑,“你有经验吗?”

“没有餐饮经验,但我做过市场分析,知道怎么让产品卖得更好。”黄任豪坦然地回答。

刘哥嗤笑了一声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随口道:“小伙子,餐饮不是靠嘴皮子说的,你要真有本事,那你告诉我,怎么才能让我的烧烤摊生意翻倍?”

黄任豪微微一笑,指了指摊位的菜单,“你这上面只有普通烧烤,没有小吃搭配,比如烤冷面、炸年糕、芝士棒这类的产品。”

“还有,你的饮品太单调,全是瓶装汽水。如果加上自制冰饮,比如蜂蜜柠檬茶或者港式冻柠茶,客单价可以提升至少20%。”

刘哥愣了一下,显然没想到面前这个高中生竟然能一眼看出这些问题。

“再加上晚上八点后的夜宵折扣,以及在北大BBS论坛发个‘夜市聚餐打折’的帖子,你的生意能比现在至少多30%。”黄任豪继续说道,语气自信而沉稳。

刘哥摸了摸下巴,眼里闪过一丝兴趣。他并不是没想过改进生意,但这么系统的分析,他还是第一次听到。

“行,小子,我就给你个机会。”他指了指摊位旁边的一小块空地,“这里给你,租金按日结算,赚不赚钱你自己看着办。”

黄任豪微微一笑,终于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块档口。

回到住处后,他开始着手准备产品。他决定做的第一款产品是——炸鲜奶。

炸鲜奶是未来某些城市小吃街上的爆款,但在2007年的北京市场,它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。它的优势显而易见——成本低、毛利高、新奇感强,适合吸引学生群体。一份炸鲜奶的原材料仅仅是牛奶、玉米淀粉和面包糠,但炸出来之后,外酥里嫩,奶香浓郁,口感极佳。

第一步,测试口感。 他在租住的公寓里反复尝试配方,调整淀粉和牛奶的比例,确保炸出来的鲜奶块足够酥脆但不会过硬。

第二步,准备试营业。 他决定利用北大的BBS论坛做第一波宣传,发了一条帖子:

“北大东门夜市新奇小吃——炸鲜奶,今晚8点试吃!前20名免费!”

第一次创业实验,正式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