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篇章(全一卷) • 第二波任务来袭!
最后更新: 2025年1月13日 上午12:16
总字数: 3295
根据我在原本平行宇宙中的经历,完全建造出戴森球需要接近10年的时间,即便技术水平每年都在提升。不过,如果只是制造一个不到1:100比例的半成品模型,时间可以缩短很多。而对于这个平行宇宙当前科技升级所需的能源,这个模型已经绰绰有余了。
“你要建造戴森球?” 联合国总理在通话中问道。
“是的,这需要至少5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。” 我语气严肃地回应。
“能完成吗?” 他听起来似乎觉得我需要更多资金。以目前的理论来看,这笔资金远不足以完成戴森球的建造。
“可以建造一个半成品。您愿意合作吗?” 我知道,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容拒绝的提案——毕竟掌控戴森球的使用权,就等于拥有一条无限能源的补给线,其重要性远超几千座核电站。
“合作。我会动员3000名科学研究员,够吗?”
“足够了。结合时空研究所的大部分研究员,预计一年内可以完成。如果进展顺利,还能与火星那边合作,进一步建造完整的戴森球。” 我解释道。这个宇宙分为地球文明和火星文明,火星上的居民大多是富人,居住在各种太空站内。
“明白,现在开始计划吧?” 总理确认道。
“是的。”
“合作愉快。”
“您可以派遣一半的研究员到这里协助,我正在设计图纸。”
“好的,我会派遣1000名资深研究员过去,其余的负责研发和量产部件。” 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,而我则继续着手绘制图纸。这次的任务比以往的任何发明都更困难,戴森球的设计可以说需要制造出覆盖约5亿平方公里的太阳能板,而其结构更是复杂无比。
–49小时34分钟29秒
我画了整整六个小时的图纸,却只完成了20%。没有先进的高速计算机辅助,果然有些吃力。这期间需要处理大量细节,从几千公里的能量板到几厘米的转换器,样样都不能马虎。
“咚咚。”
敲门声打断了我的专注。打开门一看,是千夜,手里捧着一个饭盒。饭盒上还冒着热气,看样子是刚做好的。
“啊,这么麻烦你真是不好意思!已经晚上了吗?” 我挠着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。
“嗯,这是我刚和其他研究员吃饭时打包的一份。还有,你要记得休息啊。” 千夜关上门,走到桌前,看着凌乱的图纸,问道:“这难道是戴森球?”
“呃,是的。不过,目前只完成了大约20%。”
“……已经很好了啊,你对图纸的细节处理得很到位。” 千夜认真地翻看着每一张图纸。
“过奖了,我只是凭记忆画出来的。”
“也就是说,在另一个平行宇宙,你也参与过戴森球的建造?” 她推测道。
“算是吧。当时是我和许多科学家合力研发的,结果并不太理想。那个戴森球每个月只能运行一次,用1分钟吸收大约60%的太阳能,因此只能算是迈入恒星文明的一半。”
“……原来如此。那,我可以参与设计吗?” 千夜突然提出这个请求,让我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“……诶?”
“两个人合作,进展应该会更快吧?画图纸我还是会一些的。”
“你愿意帮忙,那当然太好了。不过,你不用忙其他事吗?而且,这活儿可不轻松哦。” 我试探着问道。
“没关系,我让助理帮我看着其他研究员并汇报工作就行了。而且再怎么忙,也不会比你更辛苦吧?”
“这样啊……你肯帮忙,我真的万分感谢。”
“不用客气,很高兴能帮上你的忙。” 千夜露出温柔的笑容。
于是,我让千夜从一些部件开始,复制戴森球设计图上的细节部分。在她帮忙的同时,我也心怀感激地吃完了晚餐。她告诉我,现在已经是晚上9点了。而在她完成任务后,还告诉我自己已经掌握了戴森球的结构,并希望与我一起设计图纸。起初,我以为她只是想简单参与一部分,但没想到她逐渐得心应手,甚至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。不得不说,她的学习能力令人惊叹——尤其是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堪比地球面积的超大型能量吸收器。在这过程中,我也学到了很多。多亏千夜的协助,图纸的进展比我想像中快了许多倍。
“我觉得这里可以加入芯片,用来定时发送能源储量和太阳活动信息……” 千夜指着戴森球的中央部分。
“这建议不错,我会联系纳米芯片制造厂,看看能不能定制。”
“嗯。” 千夜点点头。我立即向几家工厂发了消息,希望尽快得到回复。
“那么,接下来就是这个部分……千夜,你觉得呢?” 我继续画图,但并未听到她的回答。
“千夜?” 转头一看,她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,手里还握着笔,安静的空气中不时听见她微微的鼻息声。看了看智能手环,发现现在已经是凌晨1点。看着她安静又怡然的睡颜,莫名有种妍丽的美。
“嗯,辛苦你了” 我轻声说道,微微一笑。也对呢,昨天经历了太多事情,她的身体不像我那样耐劳,累成这样也是意料之中。我小心地拿开她手里的笔,将旁边沙发上的被子轻轻盖在她身上。为了不打扰她休息,我搬着桌子到走廊旁继续设计图纸。
-43小时38分钟31秒
在走廊微弱的灯光下,我顺利将图纸完成了80%左右。接下来,我可以着手拟定下一步计划了。在这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,实在有些无聊。整理好所有图纸,将它们分门别类归档后,我准备下楼看看早上值班的人员是否已经到位。按时间推算,联合国派来的研究员应该已经抵达了。
咔嚓!
“诶?千夜,你醒得好早啊。昨晚不是很晚才睡吗?” 我原本以为她还在睡,没想到她竟醒得这么早。看来她的生物钟很准,即使昨晚睡得很晚,现在也已经精神抖擞了。揉了揉惺忪的睡眼,她很快便恢复了清醒,甚至有点小气愤地看向我。
“……你根本就不需要休息吧?两天了,我看你都没闭眼睡觉。”千夜盯着我,嘴角抿出一个倔强的弧度,仿佛我瞒了她一个天大的秘密。
“呃,事实确实如此。” 我勉强笑了笑。
“还有……我察觉到天已经亮了,所以……你看到我的样子了?” 千夜似乎有点,别扭?
“嗯,还挺可爱的。你睡得很熟,我就没打扰你,在外面设计图纸了”
“呣……笨蛋。”她小声嘟囔了一句,然后转身撇步离开了。
“……啊?”我呆滞在原地。
嘀嗒!
智能手环的提示音打断了我的思绪。我点开一看,发现联合国的研究员已经抵达时空研究所,他们通知我可以马上开始工作。我回复了一句“收到”后,立刻带着图纸前往最底层。
到了底层,研究员们已经开始打交道了。当我走过去时,他们立刻安静下来。
“好的,各位应该都清楚,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制造戴森球,对吧?”我开口道。
“是的!”大家异口同声回答。
“目前,我的图纸已经完成了80%。我希望大家先将这80%的工程完成,并共同讨论和设计剩下的20%。一个所有人都参与、了解并讨论过的工程,比没有团队协作的工程更稳妥。至少如果出现问题,大家能迅速协作处理。”
“嗯,空凌副所长说得很有道理!”一位研究员竖起大拇指称赞道。
“等等!我什么时候成副所长了?!”我诧异地瞪大眼睛。
“这是我们给你的称号,我觉得你当之无愧。”
“什么跟什么啊……”我无奈地叹了口气,觉得自己在他们的讨论中似乎变成了热门话题。
“哈哈哈哈,好嘞,开始工作吧!”大家齐心协力地投入工作,团队合作显得相当默契。或许是因为之前通过网络联系,他们已经相互熟悉,现在的工作分配也十分清晰。例如,团队被分成了引擎组、原料组、芯片组、炼钢组、文档管理和复制组等等。
理所当然地,研究员们时不时对我提供的资料提出疑问,而我也尽量一一向他们解答与补充。
“这个引擎是必要的吗?”
“加上这个引擎,可以加速能量转换器的运转。另外,温度调节机械组不需要节约成本制造。镱能购入多少就用多少。还有,所有机械外层必须用钨制作,尤其是芯片组,务必要采用合金钨,这是最稳妥的方案。关于合金钨的制作方程,我已经写在纸上了,大家明白吗?”
“明白了,副所长!”
“说实话,我还是不太习惯这个称呼,大家能直接叫我的名字吗?”
“不客气,副所长!”
“你们根本没打算听我说吧……”面对他们的态度,我只能无奈苦笑。显然,这个称呼我是摆脱不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