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-95

怀甸篇 • 尚书府双喜临门
最后更新: 2023年11月13日 下午5:15    总字数: 2256

关尚书下朝之际,尚书府的小厮在官道上面见到他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,直奔他走过来。关尚书只好道了一声歉,旁边的晚辈倒也没有多言,只是微微颔首便走了。

“何事如此着急?”关尚书蹙了蹙眉。

“大人,夫人突然腹痛起来,听接生婆的意思,是快要临产了。”小厮紧张地道。

“什么?”关尚书这下可是比小厮还急了:“快,快赶回尚书府去。”

回到尚书府上,丫鬟们端着一盆又一盆的血水进进出出的,几乎除了小厮以外尚书府上上下下的婢女都忙活了起来,来来往往的走动着。

产房偶尔传来关夫人的呻吟声,像是受了极大的痛苦似的,接生的婆子们都在说着“用力”之类的话,关尚书因产房血腥的缘故不得入内,只能守在外面。

关尚书在门外徘徊,着急又担忧,巴不得冲进去瞧瞧关夫人的情况。

“哇一一一”

“哇一一一”

怎么是两道哭声?

“恭喜关大人了,是一对双胞胎呢!”接生婆抱着两个胖嘟嘟的小娃娃走了出来,笑得春风满面。

关尚书喜出望外:“来,快给我抱抱。”

接生婆转眼又有些不安起来,关尚书何其敏锐,自然注意到了她的脸色:“怎么了?是孩子有什么问题吗?”

“不不不,孩子健健康康,一切安好,倒是夫人她……”接生婆欲言又止的。

“夫人怎么了?”关尚书有些着急,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?

“夫人产后体虛,有贫血的迹象。原本她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生子的了,而且这次还是双胞胎,难免会母体虚弱。”接生婆小心翼翼的答道。

他知道关夫人怀孕的这些日子本来就不容易,不是孕吐就是食欲不振的,太医院的陈太医还开了许多开胃的药方,难怪孩子健健康康的,原来是吃多了补品的原故。

“可似乎也没有难产的迹象啊?”关尚书记得她一赶回来夫人便生下了孩子。

“这便是不幸中的万幸了,尚书大人从朝廷赶回来怎么说也要三刻钟的时间,几乎濒临血崩。要不是陈太医当机立断,给夫人喝了催产药,恐怕会一尸两命了。”接生婆的语气听着也不像是在危言耸听。

两个孩子不知道是吓出来的还是怎么的了,放声大哭起来,关尚书连忙安慰道:“乖啊,不哭不哭,没事的啊。

“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这种晦气的话!”关尚书斥责道。

“是,奴婢知错。”接生婆暗自懊悔怎么说了这种不吉利的话:“奴婢已经命人在小厨房准备了红糖姜水,想来服下也会好一些。”

“嗯。”关尚书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,把孩子递给几个奶娘:“你们先把孩子抱下去吧,仔细着了风寒。”

“是,大人。”二人把孩子抱了下去,关尚书便急急忙忙的跨着步子进去,正好遇上在收拾药箱的陈太医。

“陈太医,您幸苦了。”关尚书把打赏的钱交到他的手上,勉强的笑了笑。

他是御前的人,又是太后所指派,他们关家可吃罪不起。

“如此一来,微臣也算是功德圆满了,宮里还有太后,请容微臣回禀。”陈太医知道他的急切,也不打算客气什么。

“好,来人呐!好生送陈太医出去!”关尚书对着外头嘱咐了一声,便走入了关夫人的室内去。

许是关夫人才刚生产完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血腥味,关尚书却是什么都顾不上了,毕竟比起妻子这些不算什么。

见自己的发妻虛弱的躺在床上,气息奄奄的,关尚书又是担忧又是害怕,坐在床边握住她的手:“夫人,你幸苦了。”

她嘴唇微启,满头大汗的,眼睛也无力睁开,像是没有力气说话似的,十分疲倦。

“不必回话了,你好好休息便是。”关尚书也是心疼极了,之前生下关书涵时尽管有几分虚弱,却也不至于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地步。

“大人,红糖姜水已经备好了,让奴婢先喂夫人服下吧。”一个婢女端着一碗姜水走入,放置在桌上。

“你下去吧,我喂就行。”关尚书也是不放心,此时他陪伴在侧也让她安心一些。

“是,大人。”婢女施了一礼,退了出去。

“夫人,来,你先坐起来吧,为夫喂你。”关尚书小心翼翼的抱起她来,拿了一个软枕头給她垫着。

她微微颔首,气若游丝的勾起笑容来,尽管十分勉强,但看起来还挺开心的。

“张口吧。”关尚书帮她吹了吹,又喂到她的嘴边去。

一派岁月静好。

他们已经是多年的夫妻,关尚书的动作倒也没有多生涩,一口一口的喂。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暧昧,却是让人暖心。

喝了姜汤的她也恢复了力气,要说完全缓和过来也是不可能的,只能断断续续的说几个字来,关尚书要附下身去才听得见。

“孩……孩子……他们好不好?”她的声音很小,细细的。

“他们都好,两个都白白胖胖的,很好看。”关尚书把碗放到一边去。

“妾身……便安心了。”关夫人松了一口气,像是放下了心中大石。

“两个孩子都很像我们,还有跟着家谱来看,应当从“书”字辈的,夫人可想到名字了?”关尚书一说到孩子便满目柔情。

实话实说,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,对子嗣上已经没什么指望,而如今有了两个孩子来继承他的家业也是好的。自从听说夫人难有身孕后自己亦不愿勉强她,没想到这次是意外惊喜,还是一对男的双胞胎。

“夫君……想便是了,妾身听着。”夫人倚着他的肩休息一阵。

“那便……长的叫书颐,小的叫书铭,可好?”关尚书笑道。

其实他在妻子怀孕时便想到了,并非一时兴起,而且书房角落还有几十沓的字帖,男孩女孩都有了。

“书颐书铭,好啊,很好听。”关夫人露出了欢喜之色,真好。

“等你养好身子了,我们就带着书书去见良嫔娘娘,想来陛下也会应许的。”关尚书呵呵一笑,像年轻的时候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