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· 暗潮初动
连日来,司徒景与霍长风同行,刀剑相济,转战数州。二人虽行踪漂泊,却也因多次力退追杀而声名渐显。江湖中人对司徒景的流言未息,但关于他与霍长风并肩抗敌的传闻,却也在暗中流传。有人疑其心机深藏,也有人暗暗敬佩,称其“剑若天霜,意绝尘锋”。
这一日,二人行至齐州边境。山风自北而来,卷起满地尘土。官道两旁,行人寥寥,马蹄印深浅不一,仿佛预示着不安。
前方镇市本应喧闹,如今却戒备森严。街口插着几杆带血的木牌,写着“封禁区域,严令不得靠近”。巡逻的捕快神色凝重,手持长矛,目光如鹰。
霍长风拎刀而行,眉头紧皱,随手拉住一名驮柴的老者:“大爷,这里怎的如此紧张?”
老者面色惶惶,环顾四周,压低声音:“听说北山密林里闹鬼。前些日子,有人看见夜半青火在林中飘动。后来,又传幽冥堂在山中设坛,欲于七日后行一场大祭。”
说到此处,他神情更为惊惶,嗓音微颤,“已有不少人失踪,连县令派去的捕快也杳无音讯。听说那祭坛,专以活人血祭——”
话未说完,老者猛地止声,朝远处的官兵方向望了一眼,神情恐惧:“小哥,莫问!有耳朵在听。”
言罢,他驮起柴束,匆匆离去。
霍长风冷哼一声,手抚刀柄,刀意微起:“幽冥堂,果真阴魂不散。兄弟,我等不如杀去一探,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”
司徒景目光深远,凝望北山方向。薄雾笼罩的山脉若隐若现,云气翻腾,仿佛暗藏魔影。
他心底一阵不安,幽冥堂屡屡设局,步步陷人。若贸然前往,只怕再陷罗网。
可若避之不行,便永远无法洗清冤屈。
正犹豫间,忽有一抹熟悉的淡青色在街角闪过。
一袭罗裙,清雅出尘。那身影纤细,却步履坚定。
司徒景心神微震——是秦苏苏。
他屏息凝神,看见她沿街而行,神色谨慎,四下张望,最后悄然走入一家药铺。
霍长风看出端倪,压低声音笑道:“兄弟,那小娘子与你似有一段情缘罢?此番也奔着幽冥堂的事而来?”
司徒景未答,只深吸一口气,缓步随入药铺。
药铺中药香混着尘气,掌柜正与秦苏苏低声交谈。
掌柜是个中年人,神色凝重,叹道:“北山密林已非人能近。近者皆失踪,有的连尸骨都寻不见。姑娘,老朽劝你莫要涉险。”
秦苏苏微垂长睫,语气却坚定:“我父命我查清此事,幽冥堂祸乱江湖,我岂能退缩?若真有人受害,我更不能坐视。”
她的声音不高,却透着一种决然,仿佛早已将生死抛在一旁。
忽而,一道温润如风的声音在门口响起——
“苏苏,你何必独身涉险?”
那声音她太熟悉。
秦苏苏猛然回首,眼中闪过一瞬的惊喜与不安。司徒景立于门前,阳光自他肩后洒下,映得他眼神清亮坚定。
她轻咬唇,语带急促:“你……为何在此?盟中流言未息,你若再现人前,只会惹来新的猜疑。你明知他们在找你!”
司徒景神情平静,语气却如剑般坚决:“正因如此,我更要一探幽冥堂的真相。唯有揭开他们的阴谋,流言方能自破。”
霍长风这时走上前,大笑着提刀道:“小娘子尽管放心!有我霍长风在此,谁敢动你一根发丝,便先过我这把断魄刀!”
秦苏苏本想斥他轻狂,却见那笑容真诚豪放,心头一暖。她抿唇轻声道:“霍大侠……多谢。”
药铺中一时沉寂。三人对视,目光交错。空气中,似有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紧紧牵引。
司徒景低声道:“北山祭坛若真存在,幽冥堂必不止为邪术。此行或有险,但若能查得蛛丝马迹,便能止江湖再陷血乱。”
秦苏苏点头,眼底闪过光芒:“我已查得祭坛所在,距此不过五十里。只是山路崎岖,夜间常有怪声,连猎人都不敢靠近。”
霍长风咧嘴一笑:“那更好!越是人不敢去的地方,越能见真章。兄弟,今晚便走,如何?”
司徒景微微颔首,目光掠过窗外渐暗的天色。风起,卷起药铺门前的尘土。
夜将至,云压山头,远处传来隐约的梵音与哭嚎声,似有万魂低吟。
秦苏苏脸色微变,手中攥紧了那枚玉坠。
司徒景心底一沉,转身看向霍长风。
“走吧。此路虽危,但我们,已无退路。”
三人并肩而出,风声猎猎,衣袂翻飞。
月光未升,天色沉暗。山峦深处,有黑雾隐现,似在等待猎物的靠近。
——北山密林,大祭将启。
暗潮翻涌,江湖将迎来一场新的血色风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