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甸篇 • 朝廷百官人有言
最后更新: 2023年11月10日 上午2:53
总字数: 2321
宫宁赫挨揍以后,宫砚远知道必有大事发生,在关淑冉帮他穿龙袍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。看得出来关淑冉还挺自责的,宫砚远摸了摸她的头让她放心就是。
“上朝一一一”
百官入朝,拜了大礼后,朝会开始了。
“皇上!臣有一事进言!”户部尚书华恒站出来谏言。
“说。”宫砚远一挥大手。
“听闻肃王殿下最近有恙,是因襄王殿下所致,臣实在担忧。”华恒被宫宁赫救过一条老命,听闻宫宁赫受伤,他实在不能这样坐视不理。
“他这些年以来也不是第一次被揍了,爱卿不必担心。”宫砚远已经习以为常,甚至对此不以为然。
“原来如此,是臣多思了。”华恒恍然大悟,表示明白了宫砚远在意思。
就这样,大家退朝了。
……怎么可能啦!!!
“皇上!这怎么能行啊?肃王殿下怎么说也是您的血脉,却被襄王殿下欺压至此,陛下怎么能忍?”
“襄王殿下难道就不是朕的血脉吗?为什么说是欺压呢?”宫砚远一副不太理解的样子。
新上任的的恭定谨左看右看,觉得实在不成体统,便大着胆子问了一句:“那岂不是成了同族相残?”
“他们只是友好切磋,这事情常有,实在不必担心。”刑部尚书道。
反正宫宁赫只是单纯的挨个打,又没受过什么针刑,烙铁,鞭打,滴水穿石的刑罚什么什么的,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。
恭定谨:“……”
“恭编修多虑了,这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。”很少说话的庄丞相站出来了,这恭定谨也是一介新秀,所谓枪打出头鸟,别被其他人一股劲儿喷了才好。
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皇上,可能是襄王殿下对您早就不满呢。”御吏大夫开始疯批,可能是为了刷存在感而站出来。
“朕说过,朕与六弟情同手足,六弟不会有谋逆的想法。”宫砚远直接开怼,他从登基开始,便一直在朝廷上一直练口才,如今有了用武之地。
“是啊,襄王殿下战功赫赫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若他真的要谋逆,前有镜沧后接闽州,这些早就没了。”兵部尚书出来了,他也是见识过宫砚海的英勇善战,实乃他们玹德国的良将!
“呵,只怕有谋逆想法的是那位吧?”夏太尉暗搓搓的把御吏大夫拉下水了,很明显就是在怼他。
“夏太尉莫要血口喷人,御吏大夫去过一趟闽州,要反的话早就同镜沧国一起反了,怎么会好好的站在这里?”楚尚书也出来了,如果御吏大夫倒台了,四方征税的吏部恐怕就要因此亏空了。
“哦?依楚尚书的意思是,御吏大夫已经厉害到不需要援兵也可以造反的地步了吗?”夏太尉哼哼笑着,要往死里怼。
御吏大夫面上五彩斑斓五颜六色,可能是岁月让他稳如老狗,愣是一句反驳的话也没有憋出来。
“好了,你们都别争了,这里可是朝廷上。”中书令李大人听了表示脑壳痛,这都是什么破事啊?
“薛爱卿从闽州回来,也是辛苦了。夏太尉可得慎言。”宫砚远开启了一次警告,避免引起众怒要搞死夏太尉。
“是。”夏太尉见好就收,自己还能讽刺几句他已经心满意足了。
“臣认为此事不能轻易姑息,如今是肃王殿下被打,那后来若是太子殿下,又该如何是好?老臣认为需要一个交代!”内阁学士觉得不妥,他平时里如庄丞相那般寡言少语,可这次不行!
原本宫砚远让他们慢慢吵,然后干脆转移注意力迅速退朝的,没想到还是有人跳出来提起宫砚海的事情,实在是头疼。
“众爱卿想要什么交代?”宫砚远无奈地往下看了一眼这堂中的大臣们。
大臣们细细碎碎的声音传来,其实这朝上不可以说那么多废的,可那是皇上的旨意,你可以聊聊你待会儿的早饭要吃什么……啊不是,是有什么政治上的想法。
盛太傅出言道:“老臣有一计,不知皇上愿不愿意聆听?”
“请讲。”宫砚远认真地听着。
“请襄王殿下上朝,向百官明言自己绝无伤害皇家子嗣之意,这样才能证明他的清白,也算是给众人一个切切实实的交代。”盛太傅道。
这句话的确很合宫砚远和百官的想法,既然不能置宫砚海于死地,那也总不可能让他继续逍遥自在,不用付半点代价吧?
“好,那朕便宣六弟上朝,三卿子你过去吧。”宫砚远点了点头,盛太傅不愧是他的好大臣,真是棒棒的。
“是。”三卿子俯下身来,走下去和小太监通话,小太监领命后便直接离开了大殿。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在等了三刻钟后,有人开始打起瞌睡来,实在是后悔极了。
襄王府在京郊内没错,可小太监过去通传,加上来回的时间,要说是飞来飞去的也不为过。宫砚海终于在半个时辰之前进来。
“宣一一一襄王殿下一一一”
三卿子的声音像是唤醒了百官似的,全部人打了个激灵往外头观望去。
只见宫砚海依然气势汹汹,完全没有做错事的不安感,抬头挺胸地走入殿中,揮袍子跪下来拱手行跪拜之礼:“臣弟,见过陛下,陛下万岁万万岁,千岁千千岁。”
“六弟请起。”见他来了,宫砚远忍不住松了一口气。
“谢陛下。”宫砚海不卑不亢地道。
宫砚海站了起来。
他是王爷,又加上他又是青龙营的首领,身份自然是贵重无比。朝中方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的全部突然安静了下来,宫砚海的气势不是旁人能敌的。
不是他们浮夸,而是静到一只针落下来他们都听得见。
“六弟,你可认错?”
“臣弟对此供认不讳。”宫砚海恭谨地说着,皇帝原本大喜过望,哪知道宫砚海话锋一转:“可臣弟是肃王殿下的师傅,不得不如此。”
“为学子,定当尊师重道,当年就连皇兄也得对老师毕恭毕敬。”宫砚海不顾朝中人的眼神接着道:“肃王殿下乃天之骄子,若换了其他人定会手下留情不伤其一分一毫,皇弟打在他身上,痛在心里。”
此等深情款款打动人心,宫砚远給他下令了禁闭,宫宁赫不醒,他不用出来了。